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8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者首次发现毛腹虫是寄生于鱼苗并危害鱼苗的一种病原生物,并对其形态构造和对鱼苗的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随机抽样检查表明,毛腹虫对鱼苗的寄生没有选择性。它对银鲴鱼苗(平均体长8.7毫米)的感染率为11%,而对草鱼苗(平均体长9.6毫米)的感染率为4%。可造成孵化环道中成千上万尾鱼苗死亡。药物试验结果,以6‰的食盐水的杀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2.
据文献记载,寄生在鹇属Lophura上的圆鸟虱属Goniodes共有5种:1.G.longus(Rudow)1869模式宿主L.ignita ignita, 2.G.cervinicornis Giebel 1874模式宿主L.nycthemera nycthemera,3.G.diardi Clay1940模式宿主L.diardi 4.G.longusemarginatus(Eichler)1947模式宿主L.rufa,Hopkins et Clay(1952)将该亚种提升为种,即G.emarginatus(Eichler)1947,Clay(1940)并把上述4种放在物种组J“Species group J”中。5.G.ocellatus(Rudow)1869〔=G.dentatus(Rudow)1870〕模式宿主L.nycthemera lineata,Clay(1940)将该种放在物种组Ⅰ中。  相似文献   
993.
游仆虫皮层棘毛基部纤维包括纵纤维、前纵纤维和放射纤维:额腹棘毛基部后纵纤维一般长而粗大,前纵纤维次之,放射纤维较细小;横棘毛基部前纵纤维几乎纵贯额腹横棘毛区皮层,而放射纤维较为细小;尾棘毛基部仅与一类更为细小的放射纤维相联系。不同额腹棘毛基部的同种纤维大小、形态不尽一致,各种纤维由棘毛基部区向皮层细胞质多个方向伸展,表现出极性和不对称性。并且额腹横棘毛基部纤维相互交联在一起,导致这一皮层区域形成强大的棘毛基部纤维网络。 游仆虫形态发生中,横棘毛原基向皮层裂口上方伸出一束粗大的纤毛芽时,先后发生模棘毛原基前纵纤维芽、额腹棘毛原基后纵纤维芽,以及这些棘毛原基放射纤维芽。纤维芽的发育顺序是从左列棘毛原基开始,到右侧的棘毛原基。这种纤维物质生长的顺序性,与新棘毛原基的发生和分化是相一致的。并且额腹棘毛基部后纵纤维和横棘毛基部前纵纤维形成中显示出极性和方向性,纤维物质生长伸长的方向与相应的新棘毛迁移方向相反。 老棘毛基部纤维在游仆虫形态发生过程中必然要退化。我们推测,其瓦解过程与细胞分化中老棘毛逐渐失去功能是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994.
用薄荷伪造桥虫核型多角体病毒(Argroyamma agnata NPV)(以下简称Aa NPV)在室内感染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幼虫,从死虫体内分离到一种NPV。经电镜观察,多角体蛋白分析、病毒核酸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分析等研究,证明此多角体直径为1.5—2.6/μm,病毒粒子为杆状,其大小为100—150×420nm,病毒粒子为多粒包埋型。提纯的多角体蛋白只有一种多肽,分子量为33,500d,提纯的病毒粒子的结构多肽至少有15种,其分子量范围为15,600  相似文献   
995.
1978年在昆明温泉地区发生了金龟子的虫霉病大流行,病原菌经鉴定为金龟虫霉(Entomophthora brahmina Bose et Mehta)。本文对该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测定出每虫金龟(Heptophylla brevicollis Fair.)约产生休眠孢子76,800个;该菌在一块狭小的地段引起地方病,推测由于雨季的提前而使小面积的低频常在性感染向大面积流行性感染演变。  相似文献   
996.
何国祥  王兴庭  阎珊   《广西植物》1988,(3):275-278
本文观测了油梨果实生长发育的情况并测定了脂肪、蛋白质及糖等物质含量的变化过程,发现其中脂肪的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显著增长,以9~10月间增长速度最快,所测品种的果实含量最高可达12.86‰,其他营养物质的变化不甚显著,本测定为油梨果实生长发育生理的研究及油梨果实的最佳收获期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补述了从广东各地采集到的杯伞属7个种,其中2个新种,5个国内新纪录。新种是沟纹杯伞.Clitocybe sulcata Bi sp.nov.和可食的鱼露菇 Clitocybe guang-dongensis Bi et Zheng sp.nov.国内新纪录是:棒形杯伞 Clitocybe clavipes(Fr.)Kummer,扁柄杯伞 Clitocybe compressipes(Pk)Sacc.,类苦杯伞 Clitocybe felleoidesKauffm.,亚黄杯伞 Clitocybe sublutea Smith 和亚历山大杯伞 Clitocybe alexandri(Gill.)Gill.。  相似文献   
998.
南京中山植物园鸟类对香樟 果实(种子)的取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访问香樟果实(种子)的鸟类行为进行观察,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类、取食基质、取食次数、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研究期间有效记录达48d,累计记录到27种鸟类1021次取食香樟果实(种子)行为,存在2种取食基质(地面和树上)和3种取食方式(整吞果实、啄食果肉和取食种子)。T检验显示,不同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次数存在显著差异(t=3.096,df=26,P 0.01);不同月份间鸟类对香樟香樟果实(种子)的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次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取食数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乌鸫(Turdusmendarinus)和灰喜鹊(Cyanopicacyanus)是访问次数及取食量最多的3种鸟类。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上述这3种鸟类的取食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3, 598=25.219,P 0.001)。按照时间统计,11月份访问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1月份鸟类的取食次数、时间和数量最多。鸟类的形态特征(体重、体长和嘴峰长)与取食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和体长对取食数量的影响比嘴峰长的影响更显著,但嘴峰长影响鸟类对果实的取食方式。在鸟类常活动和停歇的树木下方地面往往散落着较多表面洁净、无果肉包裹的香樟种子,且园内人工林和自然更新林地可见许多香樟幼苗,表明鸟类对香樟具有潜在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基于实验室饲养的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进行个体发育的形态特征描述。为食蚜瘿蚊的鉴定提供基本信息。【方法】在野外采集幼虫,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照16 L∶8 D的室内条件下饲养获得食蚜瘿蚊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全部虫态。通过数码采集和电子显微镜详细描述了各虫态的发育特征。【结果】食蚜瘿蚊卵的发育历期为2 d,幼虫期有3个龄期,发育历期5-8 d,蛹期7-10 d以及成虫期3-4 d。【结论】食蚜瘿蚊个体发育特征对食蚜瘿蚊的鉴定和分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 PM)是昆虫抵御随食物摄入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本研究旨在鉴定出农业重大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围食膜的总蛋白成分,为进一步揭示昆虫围食膜的形成机制及研发新颖的害虫控制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剥离棉铃虫5龄幼虫PM,用三氟甲磺酸(trifluoromethane sulfonic acid, TFMS)处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鉴定围食膜蛋白质组,然后对鉴定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棉铃虫幼虫围食膜蛋白质169个,是目前鉴定最多的棉铃虫围食膜蛋白。通过GO分析,可以将这些鉴定的蛋白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KEGG富集结果显示,鉴定蛋白可以富集在12条代谢通路中;蛋白互作分析(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PPI)结果表明,以ACC和CG3011等蛋白为核心可以形成蛋白互作网络。【结论】本研究鉴定了169个棉铃虫幼虫围食膜蛋白质,并对其进行了GO, KEGG和PPI分析,结果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昆虫围食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